我校两篇论文入选上海市社联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

创建时间:  2016-11-25     浏览次数:

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于近日揭晓,我校文学院陶飞亚教授的《晚清国家基督教治理中的官教关系》和社会学院黄晓春副教授的《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两篇论文入选。

“上海市社联年度推介论文”是上海市社联2013年起组织发起的学术活动,旨在反映本市社科界学术发展水平,起到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和导向作用。2016年度推介的十篇论文,是本市学者在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期间发表于国内顶级中文学术期刊的、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推介论文经过本市社科界部分专家学者、社科类期刊主编、社联所属部分学会会长等投票推荐。

《晚清国家基督教治理中的官教关系》

载《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作者:陶飞亚、李强(上海大学文学院)

本文从国家治理角度考察晚清政府与基督教的关系,认为在当时的中外关系格局中,清政府无法否定基督教的“合法”存在,只能作为社团进行管理。从清政府的立场看,治理基督教应该控制冲突维护自身统治。从基督教看,是要使得传教和民人信教能得到官府保护。由于双方非常不同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传统,官方很长时间才摆脱此前对教会笼统和绝对化的看法,认清了基督宗教叠加的多种矛盾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也看到了基督教及其现代性事业对中国一定程度的益处。而基督教也在逐步适应中国“政主教辅”的传统,约束自身行为,使得官方对西教从怀疑不安转向正常治理。不可否认的是列强侵略势力的介入加剧了清廷治理基督教的难度,但它逐渐以务实的态度,把教会作为治理议程中的参与者而尽量减少列强插手,达成某种妥协与合作,基本上缓解了困扰晚清政治的基督教问题。尽管现代宗教治理制度的建构还有待民国肇兴,但这一段治理基督教的曲折历史值得深思。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

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2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载;

作者:黄晓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既有研究对相关政策环境可能引发的政策执行后果缺少深入分析,致使学界对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实际激励与约束缺乏认知,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当前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征。通过引入政府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聚焦地方政府在制度生产风险和弱激励的双重影响下发展社会组织的实践过程,以及不同层级政府在互动中塑造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机制,可以在中观层面识别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特征,拓展既有研究基于“国家一社会”视角的论域,并进一步概括社会组织领域的“模糊发包”政策执行模式,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上一条:2016年度上海大学决策咨询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条:总结成绩,布局来年——文学院举行科研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