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之弧”的“前世今生”——美术学院举行都市美术资源考察活动

创建时间:  2014-01-09     浏览次数:

2014年6月7日,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都市美术资源项目“卢湾之弧”(陈澄波上海时期相关美术历史遗迹考察)考察启动。此次活动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一流学科“都市美术资源”项目的特别推广活动,由李超教授主持,“都市美术资源”项目工作团队执行。此次活动的举办正值陈澄波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之际,来自台湾与上海的共近40人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成员包括陈澄波儿子陈重光、孙子陈立栢等家族成员、专家学者、收藏家等、媒体记者、美术馆工作人员与李超教授工作团队成员。

此次“卢湾之弧”考察活动之名,源于明复图书馆、中华学艺社、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旧址、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旧址、艺苑绘画研究所旧址、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旧址等,遗迹之间形成了形似弧线的走向,是上海原卢湾地区的地图印记。“卢湾之弧”形成的文化地带,恰恰是上海成为中国近代美术发展的中心和主干线。此文化带中出现的诸多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社团、美术展览、美术市场、美术传播的历史遗迹,而陈澄波在上海时期的活动地也发生于此弧线上。

此次考察活动从位于上海老城厢地区的老西门地区启程,沿着原卢湾区南部地带由东向西行进,先后考察陈澄波上海时期的相关历史遗迹,如陈澄波曾举办展览的明复图书馆和新普育堂、曾任教职的新华艺专旧址、曾居住过的上海寓所、曾写生和创作过的复兴公园。一天的考察下来,年逾90岁的陈重光老先生一直沉浸在激动的心情之中,行车途中还向大家口述着当年在上海避难生活的记忆。而在当天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复兴公园里,老先生静坐在公园中年久的法国梧桐树之下,面露追思表情,目光深远,或许是在想象当年父亲在此写生与创作的情景。当年美术活动所留下的不可移动的历史之物,成为重要的艺术遗产,此时正发生着神奇的情景对应和历史对位。

历经百年之变,“卢湾之弧”的相关历史遗迹呈现多种遗存各异的命运。比如,作为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会场的“新普育堂”如今成为在建工地,艺苑绘画研究所旧址不存,所在的林荫路仅余不足百米长,上海美专的旧址仍被“淹没”于繁杂的弄里人家之中……在这些旧址前,参观成员通过相关历史文献对照,结合专业导览讲解,对位“卢湾之弧”的“前世今生”。因此,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台湾早期艺术家的后人在上海的寻根之旅,这更是一次关于近现代美术上海部分“前世今世”的文化穿越之旅;是一次对于首次公诸于媒体的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相关保护和再生的田野调查之旅;是一次关乎上海都市美术战略发展的前瞻之旅。

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李超教授工作团队精心编印《导览手册》,团队成员谭聪聪、林卓等同学进行专业资讯服务和讲解工作,使得此次考察活动圆满成功并获得溢美之词。

(美术学院秦瑞丽供稿)

上一条:文科处召开上海高校智库(第二批)申报动员会

下一条:我校3项课题获2014年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