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与日常生活”研讨会举行

创建时间:  2013-03-22     浏览次数:

3月19日下午,“青年文化热点”第二次跨学科研讨沙龙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新媒体与文化繁荣”研究基地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085重点研究平台“新媒体与青年文化”主办,会议主题为“智慧城市与日常生活”,来自上海大学传播学、电影学、文学、哲学、文化研究、新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近20人出席了此次沙龙研讨。

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董丽敏教授主持。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以目前中国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中心展开了热烈讨论。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与主要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能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怎样的需求、我们应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来自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的吕康娟教授分析了历史上的几次技术革命和“智慧”内涵、智慧城市的建设动态、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等方面,指出在21世纪将由云计算、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掀起第四次技术革命,以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能够帮助解决公共问题,而中国智慧城市应从产业驱动模式出发,走工业联网之路。影视学院吴信训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应该是可以智能化地实现易居、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新科技,有效解决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难、看病难、环境污染、老年社会等公共难题;能敏锐感知、预警城市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隐患,以及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征兆信息;能体现人类的智慧决策,科学合理布局协调城市与乡村空间结构及经济文化要素,以长久适应人们对城市与乡村各自特有不同环境氛围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接着,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陶建杰副教授从实证调查数据出发、在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中展开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讨论。他认为,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两代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分为物质信息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几个层次,而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需求更有现实性、发展性的特点与“亚群体分化”特征,他们的信息需求趋于多样,且不同信息的影响因素差别较大。影视学院吴小坤博士指出智慧城市的内涵不能是铁板一块,它应针对不同环境而发生相应的灵活变动。她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提出比较乐观的看法,她认为青年群体相对老一代来说对智慧城市会有更多期许,我们应多关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之处,利用信息技术重新组合城市资源。

对“智慧”一词的意义商榷、如何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在信息社会中应如何发挥人的主体性、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带来怎样的负面效应、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避免人的技术化等问题,同样成为与会者集中讨论的问题领域。社科学院朱承教授首先对“智慧城市”一词的涵义界定产生质疑,他认为若我们只从技术层面来理解“智慧”,就很可能使人沦为技术的奴隶,而城市也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单向度”的城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概念,要关注人的需求,避免因技术主导而产生的各种城市问题。而外国语学院曾桂娥副教授则以美国“911小说”为例,提出个体如何在社会中塑造主体性、发挥能动性的问题。她认为,在信息技术普泛化的时代中,人对自我的认同会产生一定的困难,社会发展应更多考虑人的内心需求,要将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结合起来。之后,文化研究系郭春林教授以热极一时的法国电影《爱》作为切入点展开此次发言,他对以技术为核心的社会能否真正解决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表示担忧。他对中国1949年前后两个时期的空间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人在当今社会空间的变化中很可能被异化,城市的发展应将“人”放在核心地位,更多地关注人的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董丽敏教授从信息技术能否带来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急剧提升、能否改变中国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结构、能否为底层群众提供上升空间等层面展开讨论,着重从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着手,深入剖析了温州虐童案的发生原因,以此为个案指出网络并没有给缺乏社会资源的底层民众提供正能量,反而拉大了个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最后,在座的青年学生对会议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上一条:土耳其文化旅游部部长厄马尔?切利克访问上海大学并出席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下一条:戏剧与影视学一流学科召开青年科研骨干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