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创建时间:  2011-10-31     浏览次数:

由上海大学研究生部、文学院暨中文系主办,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于 2011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北京、甘肃、山西、贵州、江西、新疆、四川、江苏、辽宁、广东等及沪上各高校共近50名学者,以及华东地区的近40位博士生、博士后出席了研讨会与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主编董乃斌教授致开幕辞,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董丽敏教授致欢迎辞;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张津梁先生,上海市教委科技处王兴放处长,上海市古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黄霖教授,《文学遗产》副主编竺青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大学研究生部袁海波副主任主持开幕式。

在主题报告与分组会议中,以复旦大学蒋凡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对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构进行阐述与探讨,蒋教授宏观地以古今之方言、文学、文化为实例系统阐述了自己对地域文化(文学)研究的学科性质、研究时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全球性现代化视野中的地域文化研究新动向等的思考,强调在地域文化(文学)研究中应注意处理好时空的相互依存、对立及相互转化的关系,土生土长的本地原生态文化与外来或移民文化的关系,小地域(环境)与大地域(环境)、地方个性文化与国家民族文化共性等之间的关系;广州大学曾大兴教授、沈阳师范大学王祥教授也对文学地理学建设提出自己的构想,并对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探讨,会上专家学者首次提出建设与“文学史学”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倡议。

以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为代表的另一部分专家学者则对地域文化特质与华夏文明演进之关系进行了研究,李教授从《史记》的《封禅书》和《天官书》等的对读互证入手,以西汉初年征召当时要害之地的晋、梁、荆三地的异地群巫进京,参与朝廷的祭祀为对象进行研究,他通过对祭祀对象、祭祀乐曲、尚巫传统继承的考察,认为异地群巫参与的朝廷祭祀鲜明体现了楚文化特色,并进而指出许多巫师所出的地域、祭祀对象的性质,与地望星宿的既定配置形成了对应关系,表明祭祀设计者具有的学识,是对祭祀文化进行体系式的建构,从而以个案的形式探讨了地域文化特质与华夏文明演进之关系。

上海大学邵炳军教授所主持的“先秦诗歌地域性与华夏文化演进研究” 则是这方面的宏观课题,他从深化拓展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促进新学科建构,昭示华夏文明形塑与发展的主要规律等意义与价值,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最终成果向大会作了详尽介绍;太原师范学院的郝建杰博士、周口师范学院的唐旭东老师对《诗·国风》作品体现出的文化特质,分别进行地域性溯源,以个案的形式对邵炳军教授课题做了诠释。贵州民族研究所的黄才贵研究员则以当代贵州山地文化特质对当下文明的演进做出了自己的阐述。

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则是对不同历史阶段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关系进行探讨的代表,罗教授认为明清两代地域性文学社团丛生是突出的文化现象,理应成为明清诗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通过把作家和创作放到地方基层写作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对具体地域空间的文学场景和版图加以还原,由此形成对明清诗文发展的某种特殊机制的认识,从而产生新的研究视阈与方法。而且基层写作角度的考察对比较中国古代文人写作过程、经验、价值的异同可以建立参照体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孙琴安研究员则在探讨了古代文学流派五个标示的发展变化过程后,认为在古代文学流派的命名与标示变化中,地域性特征逐渐凸现,宋以后尤为明显,从而得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区域性特征明显化,文学流派或思潮与区域关系密切化的结论。

以上海大学朱恒夫、孙小力两位教授为代表的更多专家学者则对包括上海在内的江浙地域文化与文学进行了各层面较深入的探讨,及众多参会博士生、博士后作为新生力量所展示出的学术潜力,则是本次会议的另两大亮点。

作为一次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该会议的召开对促进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期间,我校师生与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对我校古代文学学科点在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提升了我校在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文学院供稿)

上一条:张海东教授领衔的课题获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资助

下一条:徐建融教授担任上海浦东中国画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