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1日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召开“义和团史学研讨会——纪念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大会。本次会议主要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承办。
会议开幕式于20日下午两点钟开始,由上海大学历史系谢维扬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忻平致辞欢迎与会学者,并提出面临新世纪学科交叉渗透的情况下,此次研讨会的进行将使义和团的研究有了更新成果,在学界保有持久学术生命。山东大学教授、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苏位智随后也致辞,肯定发生在上海的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研究中的重要面相,并赞扬上海在此研究方向的努力和成就。
此次研讨会主要安排了两场专题学术报告。第一场由上海大学教授徐有威主持,以义和团运动中的“东南互保”事件为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南京大学教授史全生《论东南互保》,就其发生的语境起因,具体内容及其影响三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的见解;东华大学廖大伟教授的《上图盛档有关义和团的资料及其价值》将其检索所得档案资料与众共飨,大大方便了以后研习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淑庆博士提交的《庚子“东南互保”缘起探析》仔细探究了“东南互保”由“自保东南”到中外“订约互保”的过程;上海社科院戴海斌的《外国驻沪领事与“东南互保”——侧重英、日、美三国》一文特别关注在这一中外重大关系史上,外国驻沪领事的作为,颇具新意。接着由与会学者提出意见,后个个答复结束。第二场学术报告由廖大伟教授主持,首先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陶飞亚教授做《生死之间:庚子宣战后的官方教会政策与传教士处境》的报告,对不同省份对传教士的不同政策做深入考察,一改过去学界研究中的笼统倾向,引人入胜;接着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敏的文章《论近代上海公园开放(1881—1928)》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外滩公园剖析上海租界拒绝华人入园的本质及中国民族主义的斗争和胜利;其后上海大学历史系刘长林教授关于《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廷官员自杀研究》分析了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此类人的无奈选择,发人深省。
大会主题发言之后,本次会议特邀嘉宾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孔祥吉教授对各位学者的文章一一进行点评,特别称赞与会一些青年学者的学术努力,并就档案资料譬如清档的运用等一些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董飞飞)